丁仲礼:在新时代当好参谋

  • 日期:2019-10-08
  • 895

    尽管履职民盟中央主席只有一年半,丁仲礼就已跑遍了全国30个省级民盟机关,通过座谈走访,迅速摸底。

    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,民盟的全体同志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共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,这是题中应有之意。”丁仲礼说,“因此,我必须去了解民盟的同志,他们的工作状态,他们的所思所想,他们的能力水平,否则我会心中没数,也不会知道各地基层的同志,他们面临的困难是什么。”

    经过一年的调研,丁仲礼有了底气,“这支队伍是可以放心的,这支队伍是能做事的,这支队伍未来的发展是有前途的。”

    就在接受《中国新闻周刊》专访的前一周,丁仲礼刚从贵州毕节调研回来,这是民盟中央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,也是需要长期跟踪的扶贫试点区域。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的课题,民盟中央深入到基层,让参政议政更加务实和有效。

    “更进一步”是任期内最大的挑战

    中国新闻周刊:从科学家到民盟中央主席,你有何感受?

    丁仲礼:首先,新的岗位对每一个人来说,不管以前的知识储备、眼界、能力有多强,都会面临很多的挑战,都会感到不足,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。

    在一年多的工作中,首先我觉得民盟的工作还是比较好做的。一方面,多年以来,民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工作体系,而且一直运转良好;另一方面,民盟有31万盟员,大多是中高级知识分子,一旦民盟需要,就会作出自己的贡献。因此,无论是调研也好,写建议也好,在需要的时候,可以快速调动各方力量。这要感谢民盟的先贤前辈和同事们这么多年打下的基础。

    但如何把民盟的工作在前任的基础上更推进一步,也就是说,任期内我能给这个单位留下什么?我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什么新的进展?这是作为一把手必须考虑的问题,也必须要对自己有这样一个要求。

    从这个角度,我觉得还是很有压力的,因为前任的工作都很不错,我们能不能更进一步,拿出更好的履职成果,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。

    中国新闻周刊:在你的任期内,有什么样的具体要求?

    丁仲礼:如果说对自己的要求,我希望让民盟的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前进,有所扩展。比如说在议政领域,在社会服务方面都有所进步,当我卸任以后,能得到民盟同志们的认可,认为我给民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,使民盟的社会影响力、民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,这样我就满意了。

    至于对民盟的具体规划和要求,则是先由各部门从参政议政、社会服务、思想宣传和理论研究、组织建设、机关建设等方面分门别类提出规划,最后由民盟中央常委会做决定,之后督促各个部门去实施。

    要提出对国家有利的建议

    中国新闻周刊:民盟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,你们在选择参政议政的重点时,会更多从哪些方面考量?

    丁仲礼:的确,民盟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,成员也主要以教育、科技、文化领域为主,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群体,强调以更深刻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国家,服务于人民。我们有31万盟员,在选择参政议政的重点时,在确定重点调研的方向时,同我们的界别特色有较多的挂钩。

    脱贫攻坚是国家的三大攻坚战之一,也与民盟关注民生的工作紧密结合,所以我们积极参与。大家关心的,比如科技体制改革、教育改革发展、区域发展战略、生态环境等,都跟我们的专业背景相关。

    我们强调要说真话,要说有用的话,不能说虚话,不能说无关痛痒的话,因为既然我们要向中共中央建言献策,就要利用这种机会,说出我们认为对的话,对国家有利的建议,让领导们认为值得关注,或值得进一步研究。因此选择课题的时候,更多还是跟我们的专业结合。

    当然,遇到一些共同性、热点性的事情,比如中美贸易战、中美科技战等,调研工作也必须有所涉及,因此我们也会选几个在不同阶段的热点问题,发出自己的声音。

    所以,从民盟中央角度,布置调研项目有两个维度,一是坚持界别,在界别的基础上说一些话;二是关注国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。而从省一级、市一级的组织角度,则更多的是关注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问题。

    中国新闻周刊:是否会有意识对中长期和短期的课题进行部署?

    丁仲礼:民盟参政议政的调研课题主要分为两个层次,一个是中央的层面,比如去年的长三角一体化项目和今年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,都是中共中央委托调研的项目。此外,围绕经济问题,习近平总书记每年会主持召开高层协商座谈会;围绕政府工作报告,总理会主持召开一场座谈会。在中央层面,民盟提出的建议更多是长期的、基础性的问题,或者是我们认为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专业性的问题。

    另外一个层面,针对一些热点性的问题,我们给中共中央的建议可以通过直通车渠道,直接通向中共中央高层。热点问题一般是集中在某一点上的事情,比较具体,这些问题我们就通过直通车的渠道传递到中央高层。

    中国新闻周刊:去年春节前和全国两会期间,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“四新”“三好”要求,你对此如何理解?

    丁仲礼: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了“四新”“三好”的要求,“四新”就是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“新气象”,思想共识要有“新提高”,履职尽责要有“新作为”,参政党要有“新面貌”。“三好”是指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“好参谋、好帮手、好同事”。

    进入新时代对民主党派提出了新的要求,既是“同事”,又是“帮手”,同时还有一个要求就是“参谋”,也就是说要提出有价值、高质量的建议。实际上,做到“好同事”“好帮手”相对比较容易,但“好参谋”就很难了。

    所以我觉得在新时代,根据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,在世界的变化大势之下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要有新的内涵,要与时俱进,要有更高的要求,这与此前“长期共存、互相监督、肝胆相照、荣辱与共”的16字方针内容一致,只是要求更高了。

    我认为,在“四新”“三好”要求中,最难的是做“好参谋”。所以我们才会有一些长期要坚持的调研项目,要组织调研课题,组织专门委员会开展工作,同时让年轻盟员参与到调研项目中去,以保证后继有人。

(文章来源: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/贺斌 王全宝 发于《与共和国同行——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、团结合作70年纪念专刊》)